中国“环境减灾一号”卫星系统的光荣使命

阅读 2145  ·  发布日期 2020-03-17

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2018年9月17日,以“创新驱动,遥感天地”为主题的中国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减灾遥感分会、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孙家栋、王建宇、吴宏鑫、杨孟飞院士,中国工程院任阵海、龚惠兴、魏复盛、周立伟、戚发轫、周寿桓、范本尧、蒋兴伟院士等共计12位院士出席了此次盛会。另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白照广总师在研讨会上作《环境减灾一号A/B 卫星在轨运行十年总结及后续发展》的报告2008年9月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环境减灾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环境减灾卫星领域的新纪元。至今,“环境减灾一号”已经稳定运行了10年。

  本次大会上,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科技委白照广主任以《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轨运行十年总结及后续发展》为题作了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卫星十年的工作进展。另外,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杨思全总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桥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王建宇院长、中国科学院相里斌副院长、508所曹东晶研究员、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徐文主任、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李素菊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环境减灾A、B星减灾应用与展望》、《环境减灾一号卫星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减灾卫星红外成像技术及发展》、《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高光谱成像仪》、《环境减灾一号宽覆盖多光谱相机介绍及后续发展展望》、《大数据时代的遥感卫星应用》、《环境减灾A、B星运行管理与服务》的大会报告。

  “环境减灾一号”卫星系统(全称: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 简称“环境减灾一号”,代号HJ-1)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系统,

  由两颗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一颗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环境减灾一号”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是中国继气象、海洋、资源卫星系列之后发射的又一新型的民用卫星系统。“环境减灾一号”具有中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宽观测带宽性能,能综合运用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等观测手段弥补地面监测的不足,可对中国环境变化实施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初步满足中国大范围、多目标、多专题、定量化的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的实际需要环境减灾一号卫星系统的建设在国家环境监测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中国环境监测进入卫星应用的时代。

  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以及后续发射的环境减灾一号C星的在轨组网运行,

  基本解决了中国对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等的大范围、动态监测,在国土、农、林、矿业等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应对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为相关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影像和数据资料,特别是为灾民转移安置、灾害救助和灾情评估等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卫星向环保部上报各类遥感报告千余期,向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环境督察、环境应急、核安全监管、环境科研等100余个部门提供了数据。基本解决了中国对重大环境污染的大范围、动态监测,填补了中国环境动态监测与预报的卫星数据空白,提高了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合作方面,“环境减灾一号”为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减灾合作宪章(CHARTER)等国际合作机构和相关国家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得到了受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赞扬,为澳大利亚火灾、玻利维亚火灾,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日本地震,巴基斯坦洪涝、委内瑞拉洪涝,"非洲之角"旱灾等国外15场重大灾害提供监测服务。

  本次会议系统地总结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减灾及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平台及载荷的技术优势、运行管理的经验。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充分展示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为中国的防灾减灾及环保工作提供的重要支持,同时也对中国后续卫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最后,大会对环境减灾系列卫星后续的发展及规划进行了充分展望,随着卫星技术与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减灾卫星将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在国际环境与减灾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度解读:“环境减灾一号”卫星的光辉成绩, 中国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国,自然环境复杂,人民的生产、生活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平均每年灾害对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环境减灾一号”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已稳定运行十周年。目前,双星仍在按业务需求开展遥感任务,成为中国寿命最长的遥感卫星。“环境减灾一号”自成功发射以来,通过对灾害全过程的跟踪,进行连续的灾害监测与评估,为防灾、备灾、救灾提供一系列的重要空间数据支撑,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减轻或避免灾害的发生造成的不良后果,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在应对汶川地震及大规模次生灾害、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环境减灾一号”为相关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后续的抗灾和减灾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在雪灾、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凌汛等常规自然灾害的监测及风险调查中,“环境减灾一号”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极大提高了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已经成为减灾业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初步测算,“环境减灾一号”投入使用以来,中国灾害监测时效性提高3倍~6倍,监测范围扩大6倍~10倍,应用效益显著。

  通过“环境减灾一号”的在轨运行,可以大大增强遥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提高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继建立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减灾合作宪章(CHARTER)、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机构并在其活动领域框架内提出了各类减灾计划,有效地推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管理领域的应用。2007年,中国正式加入“在重大自然或技术灾害中协调利用空间设施的合作宪章”,成为该机制的正式成员。国家减灾委作为该机制在中国的授权用户,为减灾合作宪章进行遥感监测服务。

  在2009年2月澳大利亚森林草原大火、2010年1月海地地震、2010年2月智利地震、2010年6月危地马拉火山喷发、2010年7月巴基斯坦洪涝、2010年12月委内瑞拉洪涝以及2011年3月日本地震等重大国际灾害事件中,“环境减灾一号”为CHARTER、UN-SPIDER等国际合作机制、机构和相关国家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得到了受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赞扬,用事实宣传了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政策和承诺,展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与负责任形象,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